推導球面鏡的高斯公式
球面透鏡
球面的折射
我們現在從反射形成的圖像轉向通過透明材料(例如玻璃)的表面折射形成的圖像。我們只考慮球面,曲率半徑為\(r\),曲率中心為\(C\)。光將由在折射率為 \(n_1\)的介質中的點物體自\(O\)點發射;它將通過球面折射到折射率為\(n_2\)的介質中。我們關心的是光線在通過表面折射後是形成實像(不需要觀察者)還是虛像(假設觀察者截取光線)。答案取決於\(n_1\)和\(n_2\)的相對值以及幾何形狀。右圖顯示了六種可能的結果。 在圖中的每一部分,具有較大折射率的介質被塗上陰影,物體\(O\)總是在折射率為\(n_1\)的介質中,在折射面的左側。在每個圖中,顯示了一條有代表性的(紅色)光線通過表面折射。
在每條光線的折射點,折射面的法線是通過曲率中心\(C\)的徑向線。由於折射,如果光線進入折射率較大的介質,行進方向將會靠近法線,如果它進入折射率較小的介質則偏離法線。如果彎曲將光線發送到中心軸,則該光線和其他光線(未繪製)在該軸上形成真實圖像。
如果經過折射之後光線的行進彎向中央光軸,那麼將會形成實像;如果折射後的光線遠離中央軸,將會形成虛像。因為點物體還有另外一個行進的光線,就是沿著光軸傳遞的光線,因此紅色的光線與光軸的交點就是成像的位置。折射光線的向後延伸,會形成一個虛像,前提是(就像鏡子一樣)其中一些光線被觀察者截獲。實像 I 在圖 34-12 的 a 和 b 部分形成(在像距離 i 處),其中折射將光線引向中心軸。虛像在 c 和 d 部分形成,其中折射引導光線遠離中心軸。注意,在這四個部分中,當物體離折射面較遠時形成實像,當物體靠近折射面時形成虛像。在最終情況下(圖 34-12e 和 f),無論物距如何,折射總是將光線引導離開中心軸,並且總是形成虛像。
薄透鏡的成像公式
透鏡是具有兩個中心軸重合的折射面的透明物體。共同的中心軸是鏡片的中心軸。當鏡片被空氣包圍時,光線從空氣折射進入鏡片,穿過鏡片,然後折射回到空氣中。 每次折射都可以改變光的行進方向。 使最初平行於中心軸的光線會聚的透鏡(合理地)稱為會聚透鏡。 相反,如果它使這些光線發散,則該透鏡是發散透鏡。 當一個物體放置在任一類型的鏡頭前時,來自該物體的光線折射進出該鏡頭可以產生該物體的圖像。
由於折射定律我們知道當光線通過透鏡的時候,也會改變光的行進方向,相對於曲面鏡光的行進樂滿足反射定律,在透鏡成像的時候要使用折射定律。同樣的,我們不會在這個網頁中推導透鏡成像的公式,我們只把透鏡成像所要依循的公式列出來,並且帶著同學做幾個例題,以便能夠了解如何應用透鏡成像的原理,來了解如何設計光學儀器。
實像形成在與物體相對的折射表面的一側,而虛像形成在與物體相同的一側。
在球面鏡的成像當中,我們首先要決定面鏡的焦距,對球面鏡非常簡單,球面鏡的焦距就是曲率半徑的一半。對於薄透鏡而言,透鏡的焦距由下面這個造鏡者公式決定(在此我們並不證明這個公式的由來):
\[\dfrac{1}{f}=(\dfrac{n'}{n}-1) - (\dfrac{1}{R} - \dfrac{1}{R'}) \]
公式中的\(n, \, n'\)分別代表透鏡外側的折射率\(n\)和透鏡本身的折射率\(n'\)。曲率半徑\(R\)帶有符號,對於透鏡左側的凸面鏡曲率半徑\(R \gt 0\),透鏡左側的凹面鏡曲率半徑\(R \lt 0\),透鏡右側的凸面鏡曲率半徑\(R \lt 0\),透鏡右側的凹面鏡曲率半徑\(R \gt 0\)。
例如在右圖中我們呈現了一個凹凸透鏡,透鏡本身的折射率是1.5,其兩側的曲率半徑分別是12 cm(left)和15 cm (right),根據我們的造鏡者公式我們可以得到這個凹凸透鏡的焦距如下
\(\dfrac{1}{f}=(\dfrac{n'}{n}-1) - (\dfrac{1}{R} - \dfrac{1}{R'})\)
\( =(\dfrac{1.5}{1}-1) - (\dfrac{1}{12} - \dfrac{1}{15})=\dfrac{1}{120}\)
\(f=120 \, \text{cm} \gt 0 \rightarrow 這是一個匯聚透鏡\)
光線描跡法
要決定透鏡的成像可以仿照球面鏡的光線描跡法,畫出兩條光線,而由其交點決定像點。通常可選擇以下三個光線以簡化求像的過程。
- 入射線平行於主軸,則出射線或出射線的延伸線必通過焦點。
- 入射線或入射線的延伸線過焦點時,其出射線必平行於主軸。
- 入射線如通過透鏡中心則出射線不偏向。
使用描跡法,我們在下圖中顯示薄透鏡成像性質如何隨物體位置而改變。
我們不難發現上圖中所有成像的位置、方向和性質,都可以用下面這個高斯公式的計算得到:
\[\dfrac{1}{f}=\dfrac{1}{s'}-\dfrac{1}{s}; \quad \dfrac{1}{s'}=\dfrac{1}{f}+\dfrac{1}{s}\]
\[m=\dfrac{s'}{s}\]
- \(s \lt -2f; \rightarrow f \lt s' \lt 2f; \quad m=\dfrac{s'}{s}; m \lt 0; \,\, |m| \lt 1; 倒立縮小實像\)
- \(s=-2f; \rightarrow s'=2f; \quad m=\dfrac{2f}{-2f}=-1; m \lt 0; \,\, |m|=1;倒立實像\)
- \(-2f \lt s \lt -f; \rightarrow 0 \lt s' \lt f; \quad m=\dfrac{s'}{s}; m \lt 0; \,\, |m| \gt 1; 倒立放大實像\)
- \(-f \lt s \lt 0; \rightarrow s' \lt -2f; \quad m=\dfrac{s'}{s}; m \gt 0; \,\, |m| \gt 1; 直立放大虛像\)
對於上面例題的凹凸透鏡(f=120 cm),我們可以計算圖中物體成像的位置、方向和性質:
\(以下的推導中長度的單位是公分:s=-30; \, h=5\)
\(\dfrac{1}{s'}=\dfrac{1}{f}+\dfrac{1}{s}=\dfrac{1}{120} + \dfrac{1}{-30}=\dfrac{-1}{40}, \rightarrow s'=-40\)
\(s' \lt 0, \rightarrow 透鏡成像在左方,因此是正立的虛像\)
\(m=\dfrac{s'}{s}=\dfrac{-40}{-30}=\dfrac{4}{3}=1.333 \rightarrow 正立放大的虛像\)
\(h'=h \times m=5 \times (+4/3)=+6.7; \rightarrow 正立\)
眼睛與眼鏡
人的眼睛大致是一個直徑約2.3公分的圓求,主要構造與折射參數i
半徑(cm) 厚度(mm) n
角膜 8 0.6 1.376
水狀液 -- -- 1.336
玻璃狀液 -- -- 1.336
晶狀體 前10後6 4 1.42
正常的人眼如虹膜能隨視眼的明暗自動調節瞳孔開口的大小,直徑約2到8 mm,以增減進入眼睛的光亮,而其睫狀肌則隨注視點的遠近,自動調整晶狀體表面的彎曲度,使景物在視網膜上的黃斑中凹處,形成清楚的倒立縮小實像,刺激視覺細胞,再經由視神經將訊息傳至腦部,引發視覺。 角膜與晶狀體的折射率分別是1.38與1.42,相對於水狀液與玻璃狀液其比值分別為1.03與1.06,但角膜相對於空氣的折射率則較大,約為1.376,因此進入人員的光線,其折射偏向主要來自角膜,而非眼睛內部。儘管如此,藉由睫狀肌的收縮,晶狀體所產生的焦距改變,卻可讓大約在眼前25公分之外至無窮遠處的景物,清楚成像於網膜上。
眼前景物必須成像於網膜上,眼睛才能看得清楚,稱為明視。當睫狀肌放鬆時晶狀體的形狀較為扁平,其焦距較長,此時正長人眼睛正好能將無窮遠處的景物成像於視網膜上。但其他較近的景物,其像距較長,成像落於視網膜後而無法明視。因此睫狀肌必須收縮,以增加晶狀體的曲率,使眼睛的焦距縮短,才能使近處景物可以成像於視網膜上,這稱為
眼睛的調節作用。只靠調節作用正常人眼的明視距離最遠為無窮遠處,稱為明視的遠點,而最近則約可在眼前25公分處,稱為明視的近點。隨著年齡增加,人眼的調節作用漸漸變差,明視近點會逐漸變遠,而看不清楚近距離的景物,稱為
老花眼。
要補救此種視力缺失,必須佩戴匯聚透鏡,以使正常人的近點的景物,成像於佩戴者的近點處。如果老花眼者的近點為2.0公尺,那麼根據公式的計算 (長度的單位是公尺)
\[曲光度,D=\dfrac{1}{f}=\dfrac{1}{s'}-\dfrac{1}{s}=\dfrac{1}{-2.0} - \dfrac{1}{-0.25}=+3.5\]
需配戴的眼鏡的焦距(f=1/3.5)與折射本領約為\(D=3.5\),因為眼睛度數為曲光度的100倍,所以+3.5曲光度相當於正350度。
近視眼者的眼睛,角膜到網膜的距離校正常者長,因此當睫狀肌放鬆時,無窮遠處的景物成像於網膜前,無法明視。直到景物靠近到某一距離時,才開始可以在網膜上產生明視,此距離即為其明視遠點。矯正這種視力缺失時,需配戴發散透鏡,以使無窮遠處的景物成像於遠點。例如遠點為2.0公尺,矯正的眼鏡焦距\(f\)與折射本領\(D=1/f\)約為
\[曲光度,D=\dfrac{1}{f}=\dfrac{1}{s'}-\dfrac{1}{-\infty}=\dfrac{1}{-2.0}=-0.5\]
也就是-0.5曲光度,也就是眼鏡度數為-50度。公式中顯示的矯正近視的眼鏡,其焦距恆等於近視者的遠點對眼睛之像距\(s'\)。
遠視眼的眼睛,角膜視網膜的距離校正常者短,當睫狀肌放鬆時無窮遠處的景物成像於網膜後,如要產生明視可靠調節作用,使晶狀體與眼睛的焦距縮短。但景物越近時,成像離網越遠,而調節作用有一定的極限,所以景物接近到某一距離時,遠視者的眼睛即無法明視,此距離即為其明視近點。遠視眼者之近點較正常人遠,這點和老花眼並無不同,因此遠視眼矯正視力時所配戴的眼鏡與老花眼相同。
放大鏡與顯微鏡
如左圖所示當物體在凸透鏡的焦點以內時,會出現正立放大的虛像,也就是像高h'與物高h之比,\(|m| \gt 1\),但凸透鏡可以當作放大鏡,其判斷的依據並不是因為所成之像較物為大。人眼依據視覺判斷兩物體誰大誰小時,其實比較的不是物和像的實際大小,而是兩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像的大小(如右圖)。
如果物\(P\)在視網膜上的像為\(P'\),那麼根據公式,像的高度與物的高度的比值為
\[ m=\dfrac{h'}{h}=\dfrac{s'}{n"} \cdot \dfrac{n}{s}=\dfrac{k}{s}; \quad k=\dfrac{s' n}{n"}\]
公式中的\(s'\)為角膜到網膜的距離,不隨物體與物距而變,所以這是一個大於0的常數。因為人眼看到物體,其大小由\(h'\)決定,
\[h'=k\dfrac{h}{s}=k \tan \theta \simeq k\theta \]
由這個公式我們得到所以人眼看得物體其大小由物體對眼睛之張角決定,放大鏡的放大率指的是經由與不經由凸透鏡明視一物體時,視網膜上的像高,增大的倍數。經由凸透鏡時人員在明視下看到的物,其實是物體經過凸透鏡所成的虛像\(P'\),因此必須出現在明視距離。不經由凸透鏡時,人眼在明視下看到的物,則是位在明視距離的\(P'\)。請注意正常人員可以明視的\(P'\)或\(P_n\),其標準範圍是眼前25公分到無窮遠處。
由公式知道,如果像\(P'\)與物\(P_n\)對人眼之張角分別為\(\beta\)與\(\alpha\)(如上圖),則放大鏡的放大率為
\[m_{\theta}=\dfrac{k \beta}{k \alpha}=\dfrac{\beta}{\alpha}\]
上面這個公式顯示,放大鏡的放大率其實是一個角度放大率,如果使用的凸透鏡其焦距為f,那麼這個公式可以得到
\[\beta=\dfrac{h'}{s'}=\dfrac{h}{s}, \quad \alpha=\dfrac{h}{s_n}\]
綜合以上三個公式的結果可得
\[m_{\theta}=\dfrac{\beta}{\alpha}=\dfrac{s_n}{s}=\dfrac{-s_n}{f} + \dfrac{s_n}{s'} \]
一般在討論放大鏡的放大率時,常以人眼能清楚看到的最大原物,作為標準來比較,也就是\(P_n\)因位於明視之近點,\(s_N=-25\) cm,所以由上面的公式可以得到
\[m_{\theta}=\dfrac{25}{f} + \dfrac{25}{-s'}\]
當\(P'\)在無窮遠處,可以在睫狀肌放鬆的情況下,看清楚放大之像,故一般將\(s' \rightarrow -\infty\)時之\(m_{\theta}\)稱為放大鏡的放大率,
\[m_{\theta}(s' \rightarrow -\infty)=\dfrac{25}{f}\]
用單一凸透鏡製程之簡單放大鏡,因為焦距太小的時候,容易出現顯著的像差,因此實際可用的放大率很難超過4倍。要達到更大的放大率,可聯合多個凸透鏡的作用,使其放大效果相乘。通常的顯微鏡,或者稱為複顯微鏡,是由兩個透鏡所組成如右圖所示。
靠近物體的透鏡稱為物鏡,能使恰好位於其焦距\(f_o\)外之物體\(P\),形成放大之倒立實像\(P'\)。另一個透鏡靠近人眼,稱為目鏡。實像\(P'\)剛好位於目鏡焦距\(f_e\)之內,人眼透過目鏡看到的則為,以\(P'\)為物的放大虛像\(P"\)。這個虛像位於人眼明視的遠點,也就是無窮遠處。物鏡與目鏡的焦距都相當短,所以可視為遠小於物鏡到目鏡的距離\(L\)
\[f_o \ll L; \quad f_e \ll L\]
\(P\)位於物鏡焦點外,因此物靜的橫向放大率為
\[m_o=\dfrac{s'}{s} \simeq \dfrac{s'}{-f_o}; \quad s'=L-f_e \simeq L \rightarrow m_o \simeq \dfrac{L}{-f_o}\]
人眼由目鏡看實像\(P'\)正如同以目鏡為放大率的情況,因此又得到根據目鏡的放大率公式可得
\[m_{\theta}=\dfrac{25}{f_e}\]
所以最後我們可以計算出顯微鏡的放大率是
\[m=m_o m_{\theta}=-\dfrac{L}{f_o} \cdot \dfrac{25}{f_e}\]
上面的公式中放大率是負的,也就是人眼看到的是倒立虛像,而為了提高放大率物鏡目鏡都選用焦距很短的凸透鏡。
望遠鏡
望遠鏡可收集來自遠方物體的光,以便成像供觀察者檢視或供其他儀器分析之用。望遠鏡依其收集光時,主要是採用折射透鏡或反射面鏡,可分為折射式與反射式兩類。手持型和雙筒望遠鏡、遠距照相機的鏡頭以及老式的望遠鏡,通常為折射式,現代的天文望遠鏡則多為反射式。將一個凸透鏡當作物鏡,可將遠方的物體成像於其焦點附近,因此凸透鏡可說是最簡單的折射望遠鏡。但若以另一凸透鏡為目鏡,物鏡所成之實像恰位於目鏡焦點內,則如前述顯微鏡之目鏡,人眼將能以高倍之角放大率,看到位於無窮遠處之虛像。因此這種具有物鏡與目鏡的望遠鏡與顯微鏡成像原理基本上是相同的,不過為了盡量多收起來自遠方的光,望遠鏡的物鏡需具有較大的孔徑。為了提高角放大率,也需具有較長的焦距,這點可以有下面的分析看出來。
如圖所示因物\(P\)位於無窮遠處,故在望遠鏡所在位置,以人眼直接觀看之張角約為
\[\theta_o = \dfrac{h}{-f_o}\]
而透過目鏡所看到的虛像\(P"\)位於無窮遠處,其張角為
\[\theta_e=\dfrac{h}{f_e}\]
所以望遠鏡的放大率是
\[m_{\theta}=\dfrac{\theta_e}{\theta_o}=-\dfrac{f_o}{f_e}\]
上面這個公式中顯示,放大率隨物鏡的焦距變長而增大,而放大率為負的,表示人眼所看到的像是倒立虛像。所以這種望遠鏡用在觀察地面景物時,都需加裝能使影像倒轉之光學裝置,例如伽利略設計的望遠鏡,最初就是以凹透鏡做為目鏡;雙筒望遠鏡則常加裝全反射稜鏡。就天文研究而言,望遠鏡所成之像是否為正立無關緊要,放大率是高低也不是特別重要,較值得重視的其實是收集光的能力,也就是物鏡的孔徑大小。反射式望遠鏡有許多優點,例如因為不牽涉到光的折射,不會出現色散問題,只用單一面,反射鏡面的背面全部可以用來安裝支持鏡體重量或改變鏡面曲率的裝置。故反射鏡面的面積不僅可以很大,其曲率也可以視需要改變,而能發揮最佳的聚焦功能。全世界最大的反射式望鏡直徑達10公尺,哈伯望遠鏡的直徑也有2.4公尺,相形之下折射望遠鏡因為只有其邊緣可利用來做支持重量,所以孔徑較受限制,最大的折射望遠鏡其直徑也不過1公尺。
例題
A clear glass light bulb is placed 0.750 m from a convex lens having a 0.500 m focal length, as shown in the figure . Use ray tracing to get an approximate location for the image. Then use the thin lens equations to calculate (a) the location of the image and (b) its magnification. Verify that ray tracing and the thin lens equations produce consistent results.
\[\text{SOLUTION:} (a)i=1.5 m; \quad (b)m=-2\]
HL34例題-1
A tarantula of height \(h\) sits cautiously before a spherical mirror whose focal length has absolute value \(|f|= 40\) cm. The image of the tarantula produced by the mirror has the same orientation as the tarantula and has height \(h'=0.2h\). (a) Is the image real or virtual, and is it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mirror as the tarantula or the opposite side? (b) Is the mirror concave or convex, and what is its focal length \(f\), sign included?
一隻高度為 \(h\) 的狼蛛小心地坐在焦距絕對值為 \(|f|= 40\) cm 的球面鏡前。 鏡子產生的狼蛛圖像與狼蛛的方向相同,高度為\(h'=0.2h\)。 (a)其像是實像的還是虛像,它是與狼蛛在鏡子的同一側還是相反的一側? (b) 鏡子是凹的還是凸的,它的焦距是多少\(f\)(包含符號)?
(a)因為像與狼蛛(物體)具有相同的方向,所以它必然是虛像,並且位於鏡子的另一側。
(b)
\(|m|=\dfrac{h'}{h}=0.2\)
\(\dfrac{i}{p}=-0.2; \quad i=-0.2 p\)
\(\dfrac{1}{f}=\dfrac{1}{i}+\dfrac{1}{p}=\dfrac{1}{-0.2p}+{1}{p}=\dfrac{-4}{p}\)
\(f=-p/4\)
因為\(p\)是正的,所以\(f\)一定是負的,也就是說鏡子是凸的,\(|f|=40 \, cm \rightarrow f=-40 \, cm\)。
HL34例題-2
A Jurassic mosquito is discovered embedded in a chunk of amber, which has index of refraction 1.6. One surface of the amber is spherically convex with radius of curvature 3.0 mm. The mosquito's head happens to be on the central axis of that surface and, when viewed along the axis, appears to be buried 5.0 mm into the amber. How deep is it really?
一隻侏羅紀蚊子被發現嵌在一塊折射率為 1.6 的琥珀中。 琥珀的一個表面呈球形凸面,曲率半徑為 3.0 mm。 蚊子的頭部恰好位於該表面的中心軸上,當沿軸觀察時,它似乎被埋在琥珀中 5.0 毫米處。 到底有多深?
頭部似乎在琥珀中 5.0 毫米,只是因為觀察者截獲的光線在凸起的琥珀表面處被折射彎曲。 像距 \(i\) 與物距 \(p\) 必須滿足的公式: \(\dfrac{n_1}{p}+\dfrac{n2}{i}=\dfrac{n_2-n_1}{r}\)。 要使用該方程求物距,我們首先要注意:
- 因為物體(頭部)和它的圖像在折射面的同一側,所以像必須是虛像,所以 \(i=-5.0\) 毫米。
- 因為物體總是被認為是在折射率介質\(n_1\),我們必須有\(n_1 = 1.6\) 和\(n_2 = 1.0\)。
- 由於物體面對凹折射面,曲率半徑\(r\)為負,所以\(r=-3.0\) mm。
\(\dfrac{n_1}{p}+\dfrac{n2}{i}=\dfrac{n_2-n_1}{r}\)
\(\dfrac{1.6}{p}+\dfrac{1.0}{-5 \, mm}=\dfrac{1.0-1.6}{-3.0 \, mm}\)
\(p=4.0 \, mm\)
HL34例題-3
螳螂沿著一個薄的對稱鏡片的中軸捕食,距鏡片20厘米。鏡片提供的螳螂橫向放大率為\(m =-0.25\),鏡片材料的折射率為1.65。 (a) 確定鏡頭產生的圖像類型,鏡頭類型,物體(螳螂)是在焦點之內還是之外,圖像出現在鏡頭的哪一側,圖像是否倒置。 (b) 透鏡的兩個曲率半徑是多少?
(a)
我們可以從給定的\(m\)值中了解很多關於鏡頭和圖像的信息。從它和\(m=-i/p\),我們看到\(i=-mp=0.25p\)。即使沒有完成計算,我們也可以回答問題。因為 \(p\) 是正數,所以這裡的\(i\)一定是正數。這意味著我們有一個實像,我們有一個會聚鏡頭(唯一可以產生實像的鏡頭)。物體必須在焦點之外(生成實像的唯一方法)。此外,像是倒置的,位於與物體相對的鏡頭一側。
(b)
\(i=(0.25)(20)=5.0 \, cm\)
\(\dfrac{1}{f}=\dfrac{1}{p}+\dfrac{1}{i}=\dfrac{1}{20}+\dfrac{1}{5}\)
\(f=4.0 \, cm\)
\(r_1=r; \quad r_2=-r\)
\(\dfrac{1}{f}=(n-1)\left( \dfrac{1}{r_1} - \dfrac{1}{r_2}\right)=(n-1)\left( \dfrac{1}{+r}-\dfrac{1}{-r}\right)\)
\(\dfrac{1}{4.0}=(1.65-1)\dfrac{2}{r} \Rightarrow r=(0.65)(2)(4.0)=5.2 \, cm\)
HL34例題-4
右圖顯示了一個墨西哥胡椒種子 \(O_1\),它放置在兩個薄對稱同軸透鏡 1 和 2 的前面,焦距分別為 \(f_1=+24\) cm 和 \(f2=+9.0\) cm ,並且透鏡間距為 \(L =10\) cm。 種子距離鏡頭-1 6.0 cm。兩個鏡頭的系統會在哪裡產生種子的像?
我們可以通過跟蹤來自種子的光線穿過兩個透鏡,來定位透鏡系統產生的像。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逐個鏡頭逐步完成系統來計算該像的位置。我們從靠近種子的鏡頭開始。我們最終要找的像是鏡頭-2產生的像\(I_2\)。
透鏡-1:
忽略透鏡-2,我們定位\(I_1\)的像。透鏡-1的成像公式:
\[\dfrac{1}{p_1}+\dfrac{1}{i_1}=\dfrac{1}{f_1} \\
p_1=+6 \,cm, f_1=+24\, cm \\
\Rightarrow i_1=-8\, \text{cm}\]
透鏡-1成像的圖形如右圖(b)所顯示的。
透鏡-2:
在我們的第2步中,我們將像\(I_1\)視為第2個透鏡的物體\(O_2\),現在忽略透鏡-1(如右圖(c))。我們首先注意到這個物體\(O_2\)在透鏡-2的焦點外面。所以透鏡-2產生的像\(I_2\)必須是實像、倒置的,並且在透鏡-2的\(O_2\)的一側。
\(p_2=L+|i_1|=18 \, cm; \quad \dfrac{1}{+18}+\dfrac{1}{i_2}=\dfrac{1}{+9} \Rightarrow i_2=+18 \, 厘米\)
\(i_2\)的"+"號證實了我們的猜測:由透鏡-2產生的像\(I_2\)是實像、倒置的,並且在透鏡-2 的對面 \(O_2\) 的一側,如圖(c)所示。
授課教師
陳永忠
ycchen@thu.edu.tw